香港青年科學家獎的設立,旨在嘉許在生命科學、工程學及物理/數學三個範疇有傑出研究成就的年輕科學家,以促進本地科學發展,拓展知識,並改善人類生活素質。今年共有五十七位候選人角逐三個組別的榮銜。
本年度青年科學家獎工程學範疇得主周健基博士先後於一九九八、二零零零及二零零三年取得中大電子工程學學士、哲學碩士及博士學位,現任光電子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本刊特別邀請了周健基博士作一個簡短訪問,分享一下他在學系的學習生活。
研究工作為人類帶來的貢獻
記:可以介紹一下你獲獎的研究工作嗎?
周:獲獎的研究題目為「未來全光通訊網路中的非線性光訊號處理技術」,是以一種新型的光纖-名為「光子晶體光纖」,應用於全光訊號處理技術上
。
記:甚麼是「全光訊號」?
周:傳統的光纖通訊是以「非全光訊號」傳送,即是中段會用「光─電─光」的形式傳送。運用「全光訊號」,訊號會完全以光的形式在傳輸線上行走。因為光比電的傳輸速度更快,而且中途不需要作「光─電」轉換,所以全光訊號處理可以為用家帶來更高的傳送速度﹝普遍能達至10GB/s﹞。
記:你覺得這項研究能為人類的生活作出改善嗎?
周:「光子晶體光纖」是新型光纖,具有奇妙的光導特性,對光纖通訊領域有深
遠影響。特種光纖的廣闊應用有助建設新一代通訊網路,令訊號傳送更快,網路更暢順及電話、上網等收費更便宜。周健基眼中的電子工程
記:有甚麼促使你選擇工程學院?
周:自己小時候已喜歡將家中的鬧鐘、電腦等玩意拆開又重新裝嵌,又會到鴨寮街買一些電子零件回家做實驗,作不同的嘗試。中學的時候又以理科為主,熱衷於各類型的實驗。可能就是因為自己的創造性,加上作品完成之後的滿足感,令到我渴望能成為工程師。
記:那你又為何選擇電子工程學系呢?
周:從選科資料得知電子工程所涉及的範疇比較多,例如有光電子學與通訊、微波與無線通訊、生物醫學工程、集成電路設計等。出路又比較廣,硬件及軟件的工作都能應付。再加上電子工程學系歷史悠久,各科課程亦已成熟,令我更有信心。
在電子工程的學習生活
記: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否得到你所預期的?
周:相比其他學系,我覺得自己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及努力。以實驗課為例,雖然只是一個學分的科目,但卻需要每星期做實驗,可能要做到六、七點才能完成呢!再加上做實驗報告的時間,這一個學分的課真是要用上很多時間和心機。
記:甚麼原因令你對光電子學產生興趣,還繼續研究?
周:最初是由於「初級光通訊學」這科目而對光電子學產生興趣,再加上當時導師的鼓勵,所以就選了“光電子學”這範疇為本科生畢業專題研究。那一年,透過專題研究讓我能學習到有關光電子學實驗的技巧以及前輩的寶貴經驗。這些都對我之後繼續研究有重大的幫助。
周健基博士十分醉心於他的研究工作,不滿足於現有的成就,更為理想繼續研究及作出各種嘗試。他希望各位同學能將自己的興趣化為讀書的動力,亦不要死讀書。
|